會考尖子能在職場上一帆風順嗎?
南華早報
http://www.nanzao.com/sc/hk-macau-tw/15065ef2385c38d/shi-nian-zhi-hou-xiang-gang-hui-kao-shi-you-jian-zi-jin-he-zai-早前追蹤訪問幾位在2006年會考﹙即現今DSE﹚
取得十優的尖子,看看他們在往後十年的發展如何 。 對一般人來說好的成績代表順利入讀大學,
繼而進入大公司擔任高薪要職,前途無可限量!現實社會是否這樣?
且看看當年尖子陳君洋的經歷。
陳君洋在會考取得優異成績後,
無需經過中六便被中文大學取錄入讀工商管理。
畢業後他便投身國際投資大行高盛 Goldman Sachs 當資產管理。當時他遇到的問題不是關乎工作能力,而是「
文化沖擊」。「高盛是國際銀行,我加入時剛畢業,
沒甚麼機會接觸外國文化。
雖然曾到過丹麥和美國參加大學交換生計劃,
但期間我都只會跟香港人一起。我年輕時性格內向,
不懂如何跟外國人交流。因此加入高盛初期覺得很難適應,
感到很大壓力。」陳君洋憶述道。後來他接受了多個培訓課程,
才漸漸適應外國文化,情況逐漸得到改善。
陳君洋於2013年離開高盛,
前往美國哈佛大學修讀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陳君洋的遭遇並非罕見,
相反,在香港這社會上普遍存在。在學校裏,
我們遇到的絶大部分都是跟我們相似的人:同學是修讀相同科目,
性格、興趣、成績或許也差不多。但香港是個國際城市,
不少公司的職員均來自世界各地,跟我們並不是「同聲同氣」。
可以說,學校和工作環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
要自然及順利過渡便需要作充足的準備,
否則便很容易出現氣餒和沮喪等負面情緒。
由細到大,
一般學校只著重學術知識的傳授,鮮有培養同學的社交能力,
文化智商等。可是這些偏偏是同學踏足社會時最需要運用的能力。
其實陳君洋在職場上面對的文化適應問題是完全可避免的。
學校絶對有責任和需要提升同學的社交能力和文化智商,
讓同學有充足的準備迎接全球化下國際環境的變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