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掀起了一場有關繁體、簡體字的爭論。事緣「 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對「更新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 小一至中六﹚」進行諮詢,當中提及要學生「 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及加強與內地, 海外各地溝通。」 文件雖未提及任何要在正規課程內加入教授簡體字的建議, 卻惹來一些組織如「學民思潮」的反對,認為是有正治目的。 同時學術文化界亦加入討論,一時間繁、 簡字孰優孰劣的爭議此起彼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無線電視 J5 台﹙前稱高清翡翠台﹚ 於2月23日啟播時,在普通話新聞事段使用了簡體字幕, 隨即令大批觀眾及網民紛紛表達不滿, 令通訊局一夜間接獲逾萬宗投訴。
筆者不是政治人物, 並不會猜測教育局和無線電視方面是否有政治動機, 但單純以文化智商的角度來說, 我認為在主流社會滲入簡體字的使用是一種心態上的開放, 也是一種進步。
由於種種原因,華人﹙不分國籍的華裔人士﹚聚居於世界不同角落, 如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以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不同地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差異極大, 使用的中文字亦分繁體和簡體字兩種。以人數而論, 使用簡體字的華人遠比繁體字的多。文化智商講求的是適應能力, 意思是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都能有效發揮。 簡體字可視為另一種文化,與繁體字並非完全對立。我們為何不可「 因為要增加我們的文化知識」而學懂簡體字?
由於種種原因,華人﹙不分國籍的華裔人士﹚聚居於世界不同角落,
故此我完全同意教育局所言學生具備閱讀簡體字的能力能擴闊學生的 閱讀面,提昇閱讀的能力甚至國際視野, 但我並不贊成強制推行教授簡體字, 更絶不能在小學階段便讓學生閱讀簡體字。 小學是打好語文基礎的關鍵時期, 而簡體字很多是由相同讀音但筆劃較少的字取代筆劃較多的字而來。 換言之,很多繁體字在簡體字的系統內消失了, 如同學沒有繁體字的基礎便使用簡體字, 某些繁體字便永遠不會使用,那豈不是繁、簡兩面不精通?
例如在簡體字系統內「後」字便被筆劃較少的「后」字取代。 小學生很容易便把皇「后」和前「後」的意思搞亂了。 其實要讓學生接觸簡體字, 只要在學校圖書館添加各類型的簡體字書籍, 學生要是為興趣而閱讀,便自然對簡體字不加抗拒,所謂「 看得多便慣」,無需刻意在緊迫的課堂上另加簡體字元素, 令師生徒添額外的負擔。
至於在普通話新聞內加入簡體字幕,我認為是無可厚非的。 正如無線電視的回應聲明:「香港乃是國際城市, 新安排既可為各方觀眾提供更多選擇,亦照顧不同觀眾的需要。」 筆者亦認為既然是普通話新聞, 相信觀眾群相當大部分都是簡體字的慣用者, 為照顧這些觀眾的需要配上簡體字幕並非毫無道理, 更完全談不上簡體字正逐步取代繁體字之說。
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際城市,但近年很多事情都被政治化; 非黑即白,非我族類便是敵人的思想好像已成為主流。 筆者希望大家能從宏觀角度出發,撇除成見,尊重他人的文化。 據筆者所知, 一些國際學校的中文科都是以普通話授課及使用簡體字, 難道他們又單單是從政治的層面考慮?